打造地区高端智库 激活民族文化创造力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7-05-06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的价值内核和文化魅力构成了人类的共同财富,呼伦贝尔学院作为地区仅有的一所本科院校,将激活地区民族文化生命力与创造力视为使命担当,狠抓专业人才培养、学术研究、师资队伍建设,为加强地区民族文化及史学研究与保护、为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专业人才的培育者

    呼伦贝尔地区是我国北方诸多部族的摇篮,其丰富多彩的文化类群对中华文化的构成有着不可缺失的重要意义。然而,随着社会形态、生产生活方式的逐渐转变,这些独具特色的文化与风俗正在逐渐消失,加强地区民族文化及史学研究与保护、培养高级应用型专业人才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呼伦贝尔学院作为地区仅有的一所本科院校,始终以强烈的责任感和高度的自觉性致力于地区民族,特别是鄂温克族、鄂伦春族和达斡尔族“三少民族”及鲜卑历史资料和文物的发掘、整理、保存、研究,培养了百余名精通史学研究的专业人才,树立了具有区域人文资源优势的学科品牌。 

    2007年“‘三少民族’及鲜卑史”被评为校级特色学科;2010年,历史学教学团队被评为呼伦贝尔学院优秀教学团队。2015年,学院进一步凝练学科方向,提升学科建设水平,依托历史学科,由世界史、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二级学科,整合组建了“历史与民族文化学院”。其中,“三少民族”及鲜卑史作为呼伦贝尔学院的特色学科,经多年发展,将应用型人才培养、理论文化研究和推进区域文化的传承创新相互融合、彼此促进,形成了显著的学科优势。

    学院不断创新课程体系,在2015级、2016级人才培养方案中,进一步开设了“文化产业概论”“‘三少民族’历史文化专题”“蒙古族源研究专题”“鲜卑族源研究专题”等课程,有关呼伦贝尔地方和民族历史文化等特色学科的课程比重大大增加,在教学中形成鲜明的凸显地区优势的人才培养特色。在专业人才培养开发和设计方面,学院积极研究探索高校教育教学规律,开展教学改革,构建出具有地区特色、专业特色、学科特色的课程体系和课程结构。

    学院现有教授8名,副教授7名,博士7名,硕士9名。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占总人数的76.2%。7人为学科带头人,2人为教学能手,形成了一支高学历、高职称、高研究水平且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学科研队伍,为专业人才的培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学术研究的开拓者

    学院积极鼓励教师开拓学术研究,对民族历史、文化、语言的变迁发展、保护传承,进行全面深入地研究,在蒙古之源和鲜卑之源“两源问题”和鲜卑史、“三少民族”历史文化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发展方面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2014年7月,呼伦贝尔学院呼伦贝尔民族历史文化研究基地被自治区教育部门确定为自治区科技创新平台培育项目。2016年9月学校成立呼伦贝尔历史文化研究院,由著名蒙古族源研究专家孟松林教授担任院长。研究院整合了学校历史、语言、文学等各方面研究力量,在职研究人员30余人,成为研究呼伦贝尔民族历史文化的基地。经过几年的发展,逐步形成了一支研究方向明确、研究特色鲜明、具有较强学术发展潜能、能承担国家重大研究课题的研究队伍。

    2016年1月7日,呼伦贝尔学院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蒙古族源与元朝帝陵综合考察研究”项目办签订合作协议,扩展了学院研究平台,进一步助推呼伦贝尔民族历史文化研究发展与建设。项目首席专家、呼伦贝尔学院民族历史文化研究院院长孟松林教授是蒙古族源研究和蒙古秘史研究方面的著名学者,曾参与主持内蒙古自治区《蒙古秘史》综合研究;参与主持自治区《鄂伦春族源》研究等,又兼任中国社科院蒙古族源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等职务,2011年11月荣获蒙古国额勒贝格道尔基总统颁发的“蒙古国建国九十周年功勋勋章”。

    学校现有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蒙古族源与元朝帝陵综合研究》,自治区领导委托项目《蒙古秘史综合研究》,呼伦贝尔北方“三少民族”——鄂温克、鄂伦春和达斡尔研究等18项国家级别项目及23项省部级项目。其中蒙古族源科研团队的科研项目和成果,受到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办公室的表扬,该项目也在蒙古族源研究领域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学校教师在《内蒙古社会科学》《语言与翻译》《中国边疆史地研究》等权威期刊上发表北方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研究论文163篇,在内蒙古人民出版社、黑龙江人民出版社、民族出版社等出版学术专著36部。即将出版《蒙古秘史》论文选编(第一集,第二集,60万字)、《中国鄂伦春》《中国鄂温克》《中国达斡尔》《萨满文集翻译》等学术专著6部。

    此外,学校还积极发挥学术优势,参与呼伦贝尔古城古迹遗址考证工作,如阔亦田古战场、达阑捏木格思古战场、忽图拉罕征战地、俺巴该汗殉难地、哈萨尔古城、辽代陶窑遗址等35个与蒙元文化有关的存在于呼伦贝尔的历史古迹遗址,并逐一篆刻立碑,统一标注论证立碑单位,将会有力地提升呼伦贝尔学院的知名度,推进地方旅游文化和经济的发展。

    一直以来,呼伦贝尔学院始终以转型发展、服务地方、推进地方经济建设为己任,积极参与呼伦贝尔地区旅游文化建设,为地区经济发展提供智库服务。

    学院充分发挥师资及教学资源,挖掘呼伦贝尔著名景观景点历史典故,参与景观景点解说词撰写,对蒙兀室韦历史文化园(额尔古纳市)、拓拔鲜卑历史文化园(鄂伦春旗)历史典籍故事进行专业介绍,形成典籍故事册并出版;积极参与打造成吉思汗与呼伦贝尔关联的景观景区,如:蒙古族源地——额尔古纳市,迎亲草原弘吉剌部落——新巴尔虎右旗,呼伦湖的故事——满洲里市等,均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2017年3月,研究院院长孟松林教授向呼伦贝尔市领导汇报了“鄂伦春族乌力楞民俗村规划设计方案”,受到高度肯定。鄂伦春族是我国东北部地区人口很少的少数民族之一,其名称含义为“山岭上的人们”。鄂伦春族在长期的狩猎生产和社会实践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产生活文化,音乐、舞蹈、兽皮及桦树皮手工艺品及“撮罗子”等极具民族特色。 

    学校依照国家《“十三五”促进民族地区和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和《内蒙古自治区“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的精神,因地制宜,高起点规划,遵循大兴安岭森林生态环境的规律、参照拓跋鲜卑历史、鄂伦春民俗风情、远古彩绘岩画等多种资源类型,打造“民俗体验—生态旅游—产业发展”三位一体的现代化旅游产业模式,将鄂伦春族的历史、文化、生产、生活、民俗、生态的特点作为旅游元素,鄂伦春风情表演、生产生活体验、原生态住宿、天然户外休闲运动、滑雪、购物等为主要旅游活动,依托原有民俗节庆,融入特色旅游活动。

    目前,学院正在跟进调研,细化方案,同时着手实施鄂温克、达斡尔、敖鲁古雅驯鹿部落民俗村项目规划编制工作。

    文化交流的繁荣者

    有交流才有繁荣,民族文化需要在交融、宣传与弘扬中展示和体现特色,才能进一步提高吸引力和影响力。

    呼伦贝尔学院民族历史文化研究院高度重视民族文化的传播与交流,通过举办“国际蒙古族源与蒙古秘史学术研讨会”“元朝帝陵研究学术研讨会”“呼伦贝尔文化论坛”等高端学术研讨会,会聚各地、各国权威专家、学者,打造跨学科、权威性、有影响力的蒙古族源学、元朝帝陵综合研究基地;积极与英国剑桥大学、挪威奥斯陆大学、俄罗斯圣彼得堡博物馆、蒙古国成吉思汗大学等国外高校、博物馆进行校际合作,针对有关北方森林狩猎民族的历史、文化、艺术等多方面进行交流与合作,研究和弘扬呼伦贝尔富有特色的多彩民俗艺术;不定期举办各类学术座谈会、报告会,营造良好的学术研究氛围,有力地提升了学校在国际国内的知名度。

    学校还以“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聘请孟松林、白劲松、赵越等专家学者前来举办讲座;选送十余名教师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向外界宣传和推介本地区的民族历史文化;聘请了17位少数民族研究会和协会的专家为特聘专家,合作研究本地区民族历史文化;聘请“北方部落”的负责人孟丽(民族服饰非遗文化传承人)来学院讲课;与内蒙古电视台、呼伦贝尔市电视台拍摄自治区成立70周年系列献礼纪录片,与呼伦贝尔市史志部门合作,撰写“呼伦贝尔党史读本”。

    围绕“一院一品”的校园文化建设活动,历史与民族文化学院积极与传媒学院、学生社团等展开合作,增加民族历史文化传播的新方式,打造了学院民族历史文化的精品“历史印象”系列活动。在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策划下,利用现代传媒技术制作呼伦贝尔地区民族历史文化纪录片《历史印象——海拉尔篇》,纪录片在学校播放后引起强烈反响,受到广大师生一致好评。目前,学院正在陆续创作系列作品,并利用智能手机的新媒体平台,建立有关民族历史文化的微信平台,传播民族历史文化。(王丽英)

上一篇:翰苑香以药入墨     下一篇:在大山环抱中